光电化学池是一种将光能直接转换为化学能的装置,通常通过光催化半导体材料在电极上产生电子-空穴对,并在外电路中驱动还原/氧化反应,实现水分解、有机污染物降解、金属离子还原等。传统PEC多使用导电基材、金属框架或聚合物支撑结构,存在热膨胀差、应力集中、光学遮挡和污染易积累等问题。
全石英光电化学池指的是将池体、光照腔、反应腔以及电极支撑结构等关键部件均以高纯度石英材料为主材料,利用石英的优良光学透明性、化学惰性和耐温性,实现高强度光传输、长期稳定运行以及对波长限域的精准控制。这种结构在高强度紫外/可见-近红外光照射、特殊酸碱介质、强腐蚀环境以及需要高光学清晰度的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。

1.光吸收与载流子产生:光照进入池体,通过石英壁面和光学窗将光能传递至光催化电极(通常为半导体纳米材料膜或裸露晶面),在电极-溶液界面产生电子-空穴对。
2.电荷分离与传导:通过外加电势或内建势垒,电子向工作电极方向传导,空穴参与氧化反应(如水氧化或有机物氧化),电子在对电极或导电支撑体中流动,完成电荷转化。
3.反应与产物分离:通过膜分离或体腔设计,产物在电极两侧分区,避免再组合法污染与自反应。
结构要点:
1.光学腔体:使用高透过率的石英窗/腔壁,确保特定波段的光完整进入反应区域,minimize光损耗。
2.光程与均匀照射:腔体几何优化,确保均匀光分布、可控光程,降低热点与热点导致的载流子复合。
3.电极支撑与密封:以石英为基座的电极支撑结构,以高耐腐蚀、低自发荧光和良好热导性为目标,辅以惰性密封材料实现气液/气气分离。
4.界面膜层:在石英基底上沉积或自组装半导体光催化层(如ZnO、TiO\(_2\)、Fe₂O₃、BiVO₄等),并可在腔内设置薄膜/纳米结构以增强光吸收与电荷分离效率。
全石英光电化学池的应用领域:
1.水分解与氢气制备:在PV-PEC或单独PEC系统中,利用高透光性石英腔体提升入射光利用率,提升产氢速率与单元效率。
2.污染物降解与有机合成:对强氧化性有机废水或高污染溶液,石英腔体的化学惰性可降低副产物产生,提升选择性。
3.光催化合成与分离:通过精准光谱控制,使特定波长光催化活性大化,结合定向分离膜实现产物的高纯度分离。
4.光热耦合与传感:石英材料对热膨胀变化的敏感性可用于集成热-光耦合传感器,实现对反应状态的多模态监控。